“康师傅水源门”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,无论是“矿物质水”与“矿泉水”在称呼上的混淆视听,还是众人对“优质水源”的质疑与寻根究底,都使得夹裹着重重商业利益的唇枪舌剑愈发激烈。那么在喧嚣背后,科学将会给出我们怎样的答案呢?近日,记者针对饮用水水质的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刘文君。
合格饮用水是安全的
安全饮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。
在今年6月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联合主办的“2008水业高级技术论坛”上,李圭白院士就曾主张“要从源头提高饮用水的水质!”
在本次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,刘文君也首先十分肯定地说到,“只要符合饮用水标准,水就是安全的,这点毫无疑问的。”因为饮用水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包括健康方面,水处理方面和各国的水质情况等数据来制定的标准。“此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。”刘文君说。但同时,他也表示,水质标准只是及格线,不是达到标准就是优质水,优质水的获得还需要不断对水质进行提高。
添加矿物质可能适得其反
不久前,上海饮料行业协会一负责人曾向媒体记者透露,一部分企业供应的矿物质水实际上都是经过自来水净化后灌装,并人工添加矿物质,尤其是瓶装水。众人哗然,曾几何时,被混淆概念的矿物质水,是众多人心目中的“健康水”,所以大家不惜花费高出自来水几百倍的“大价钱”去实现心中的“健康”理想。而今,矿物质水的生产过程却令人如此瞠目结舌。
人们不禁疑惑,如此的矿物质水会给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?
刘文君说到,在自来水中加入矿物质元素往往是不安全的。首先,加入的化学物质很难保证其为纯品,而所含杂质将会对人体产生危害;其次,从水化学的角度来看,水中各个离子是平衡的,加入矿物质元素会发生水化学反应,对于各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很难得到准确的数值。“而且现在很难定义,人体缺什么元素可以从水里来获得。”刘文君说。据了解,现在只有美国通过在饮用水中添加氟,来增加氟的含量,因为已经很明确,氟含量低会导致龋齿。“而对于其他的元素并没有很明确的说某种元素含量过低会怎么样。”刘文君说。
优质水源 专业上并无明确定义
什么是优质水源?自来水可以称为优质吗?这恐怕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。
刘文君教授介绍时说到,“优质水源”不过是民间说法,而其在专业上并没有明确定义。在专业上,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水质分成六类,原先规定,i类水体作为水源,ii类水体可以作为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,现在标准有所放宽,iii类水体也默许可以做饮用水水源了。“但处理后的水质一定要达到国家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(gb-5749-2006)》,即通常说的饮用水水质标准。”刘文君说。
标准制定:矿泉水vs矿物质水
据了解,目前我国有《饮用天然矿泉水》(gb8537-1995),而并没有相关矿物质水标准。刘文君解释说,因为在《饮用天然矿泉水》(gb8537-1995)中对矿泉水有严格定义,明确规定‘应在保证原水卫生安全的条件下开采和灌装。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特性和主要成分条件下,允许曝气、倾析、过滤和除去和加入二氧化碳’。而且《饮用天然矿泉水》(gb8537-1995)4.3.2提到‘禁止用容器将原水运至异地进行灌装’。因此没有规定可以人工添加化学物质以模拟天然矿泉水的水质。
而对于已有的《饮用天然矿泉水》(gb8537-1995),刘文君也表示,该标准比较简单,指标都是95年制定的,有很多指标还都没有考虑进去,比如说溴酸盐是公认的强致癌物,在新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-2006》中已经有规定,而矿泉水因溴离子含量可能高,如果处理中采用臭氧消毒则可能产生溴酸盐,因此矿泉水标准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修订,以吸纳新的科技成果和认识。